記疫—疫情下的臺灣兒少與青年

Coronavirus COVID-19 image set banner in concept of prevention information including safety precaution and doctor service to prevent spreading infection of covid-19 or 2019 Coronavirus Disease.

新冠肺炎疫情橫行全球已悄然經過三年!面對這個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各領域專家學者無不傾盡全力從事相關研究,企圖在這場浩劫中,找到人類賴以持續生存並維持生活品質的解方。

本專題中心最新出版的《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疫情特刊,集結社會科學研究者,對生活在防疫管制措施及緊張氛圍下的民眾進行的經驗研究,希望藉以紀錄此重要歷史事件帶給臺灣社會層面的衝擊與挑戰。首波刊登的五篇論文,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就兒童福址、健康促進,以及大學生學習經驗和學習成效所觀察到的議題進行探索,透過問卷調查、質性訪談等研究方法,收集資料統計歸納後提出了回應。

林子茗、陳毓文及劉嘉雯的文章針對經濟弱勢的兒童的主觀福祉進行探究。本文所使用的資料是在2021年7月至9月間蒐集,是臺灣第一波本土大規模疫情逐漸舒緩時,且也是兒童第一次經歷遠距上課後的時間點。這使得他們的資料足以反應新冠疫情對臺灣兒少初次影響的效果。除了呈現臺灣兒少因疫情而在其主觀福祉上有所減損外,本文亦指出可能的保護因子。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資料為一項跨國調查的一部分,也期望作者們後續的研究能夠協助我們了解在跨國的比較之中,疫情對臺灣兒少的影響之特殊性。

吳志文、謝淑惠、張鑑如及程景琳的文章同樣是關心兒童的調適情況,然而本文將焦點放在父母對於本身情緒的調節策略對於兒童的影響。本文的資料亦是在2021年疫情舒緩後蒐集的,並且很難得的採用家長—兒童配對的研究設計。透過結構方程式的分析,本文指認出父母的情緒調節策略與兒童的正向與負向情緒的關連。其後續的中介效果分析也指出這樣的影響會透過父母本身的焦慮反應來進行。本文採用的是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於疫情期間的額外調查,相較前一篇探討的是年齡較大的兒童,本文呈現疫情對10歲以下的臺灣兒童所產生的影響。一同閱讀這兩篇論文可以讓我們對「疫情與臺灣兒童福祉的關連」有著更清楚的圖像。

新冠疫情下的非藥物介入手段,除了配戴口罩外就屬洗手與個人健康最有關連。個人成長早期的洗手習慣是否影響其疫情期間的健康狀況,是張齡尹、林佳霈、陳映璇、林宇旋及江東亮這篇研究紀要的主要提問。本文利用臺灣出生世代這筆長期追蹤資料,探討2020年臺灣僅有零星疫情時,青少年健康狀況與其兒童時期洗手行為之間的關連。利用青少年兒童時期的資料建構早期洗手習慣的類型,並將之連結至青少年在疫情時期的健康情況,這在主題上是少有的,其研究發現值得重視。

本期專刊最後兩篇論文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至新冠疫情對大學生學習狀況的影響:

游以安、邱春瑜、林予安及張恒豪將討論的焦點放在疫情下大學障礙生遠距學習的議題上。在當代融合教育的原則下,障礙生透過輔具、大學資源教室及授課教師的多方配合下,得以順利進行學習。然而,在面臨首次全面線上教學的情況,讓原本的支援系統不一定能迅速進行調整,這導致障礙生在面臨全面遠距教學時面臨學習上的困難。本研究以量化調查及質化訪談的方式,挖掘出障礙生在疫情下遠距學習時所遭遇的困難,並由此點出制度上的缺失與問題。所得結果值得未來融合教育推行參考。

馬國勳、陳婉琪及廖恩彩探討新冠疫情下,經濟弱勢的大學生在不同學校脈絡下的適應問題。新冠疫情讓臺灣大學生首次面臨全面線上上課的情況,這對於經濟資源較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學校能夠在遠距教學上提供相應的資源,將對他們的適應狀況有所助益。本文在2021年臺灣本土疫情稍緩的時間點,蒐集全國大學生的資料,用以呈現經濟弱勢學生在遠距教學時所面臨的適應問題。這算是少見疫情下全國大學生的資料,而其研究發現也點出學校脈絡及資源對學生在學習上的適應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結果值得相關類型的學校參考。

以上五篇論文全文,可以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網站上,免費閱覽下載。更多關於疫情下研究方法及心理健康議題的研究成果,即將刊載在4月出版的第50期,敬請期待。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獲國科會評比為TSSCI第一級核心期刊,每年4月、10月出刊,以刊登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及相關應用之學術論文為主,包括但不限於資料分析、方法與工具、大數據、理論創新、意見探勘等議題,全年收稿,隨到隨審,歡迎各界踴躍投稿。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https://www.rchss.sinica.edu.tw/srma

本文主要內容轉載、節錄或改寫自《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49期「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特刊—疫情下的臺灣兒少與青年」特刊序言,特刊序言作者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陳易甫副教授。